“订单多了,产能提高了,平台帮了我们不少忙!”5月26日下午,在玉环中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士良指着车间里忙碌的生产场景激动不已。
基于玉环水暖阀门综合体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牵线搭桥”,“中博铜业”生产线上正在赶制的一笔105万元的订单,对接的是一家来自外地的阀门生产企业。
受市场影响
我市不少铜熔炼企业销售屡屡受阻
为此,由市委市政府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搭建的水暖阀门综合体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重组本地水暖阀门产业链,重塑产业优势,拉回玉环以外的百亿级铜熔炼产值,为铜熔炼企业和阀门生产企业逆势翻盘注入满满的能量。
据了解,作为“中国阀门之都”,我市去年水暖阀门产业产值接近350亿元,其中产业所需的原材料铜棒,去年从外地采购值超过250亿元。
作为玉环水暖阀门综合体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负责企业,浙江智联阀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联阀门”)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玉环本地的铜熔炼企业基本以铜材加工为主,总产值不到50亿元,但实际生产能力可达百亿元,整体铜熔炼企业处在“吃不饱”的状态。
如何激发百亿级铜熔炼的最大产值潜能?
“智联阀门”总经理陈维威: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下游企业需求,搭建熔炼共享工厂,释放熔炼产能。我们期许通过虚拟产能或并购方式,孵化一家产值上百亿元的铜熔炼生产企业。”
要想让采购值从外地回归玉环
如何降低成本是关键
“智联阀门”总经理陈维威:
“针对玉环阀门产业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整体需铜量大但相对分散、采购议价权低的问题,我们通过搭建线上铜原材料采购超市,正在孵化一家线上贸易规模超过20亿元的服务销售平台,以实现区域产业集采集销,提高产业话语权。”
据估算,通过采购超市集采集销,可以为阀门企业降低100—300元/吨的成本,预计可提高企业20%以上的利润率。
目前,已有一批本地企业纷纷与平台签订合作协议。
连日来,浙江斯丹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起草与该平台的合作协议。
企业总经理王建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企业每年需要从外地采购2000吨铜棒,在不计运费的情况下,若通过平台从本地采购,仅成本起码能省下20万元。
“通过清华长三角研究引进国内供应链金融、量化金融等各个领域优质团队,平台可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不但可以降低资金成本,还可大大增强玉环熔炼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
陈维威说,仅针对今年原料出现暴跌的可能性,通过金融服务,可降低原料采购总额1%的成本,避免原料价格快速下滑的风险。
据统计,运营一个多月以来,该平台已对800多家本地水暖阀门企业进行数据画像,并建立了数据库,完成线上订单总金额近2000万元。
内容来自《玉环发布》、《今日玉环》。